我穿进了一本年代团宠文。
女主从小父母疼爱、弟弟照顾。
结婚后丈夫负责起早贪黑,她负责貌美如花。
意外丧夫?
不怕,追求者会给她送温暖。
一番极限拉扯后,女主终于又过上了不为碎银几两烦恼的生活。
但我不是女主。
我是女主的反派弟妹!
对女主冷嘲热讽、对丈夫歇斯底里,把婆家搞得鸡犬不宁。
最终离婚扫地出门,被迫母女分离。
很好,今天我还就当一回反派了!
1.
我是被香醒的。
鸡汤的香味在鼻尖打转久久不肯散去。
真香啊!
谁大早上的那么勤快去食堂买鸡汤啊,少说得去蹭两口。
我下意识起身,却被身下传来的痛感痛得一激灵,只能倒回床上去。
转头一看,一个瘦弱的婴儿躺在旁边睡得十分香甜。
再环顾四周,这不是我的寝室啊!
整个房间走七八十年代复古风。
身下躺的是一个双人木床,款式很旧,我只在外婆家看到过。
床边摆着一个书桌,一个颜色暗沉的衣柜。
陈设极其简单。
难道我也赶上了穿越潮流?
穿越就穿越,怎么开局就成孩子它妈了?
明明昨晚我还在寝室熬夜写论文开题报告。
辛苦四年眼看着就要毕业了,一觉醒来居然就结婚生子了?
直接跳过恋爱、结婚变成已婚有娃妇女,实现身份大升级?
脑子里一片混乱,就听门外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明芳,明芳,你来,妈给你看个好东西!”
老妇人刻意压低声音。
话语中满是神秘,仿佛要和那个叫“明芳”的分享什么宝贝。
紧接着传来年轻女子的声音。
“哟,妈你炖了鸡汤哪,现在老母鸡可不好买呢。”
“大冬天的去哪儿买老母鸡啊!这是秀兰她娘家送来的,说是给她坐月子补身子。”
“我想着都是一家人,秀兰吃肉,总不能叫我们干看着,也得让我们吃几块儿吧!”
明芳、秀兰……
听起来很耳熟。
又听到一阵锅碗瓢盆的声音,老妇人热络殷勤地开口。
“明芳,妈给你扯了两个鸡腿,你端到你房里吃去,别让许秀兰看见了!”
明芳似乎有点不好意思。
“妈,还是留给秀兰补身体吧,她还在坐月子呢!”
“我知道她在坐月子,剩下的都是给她留的。妈知道你喜欢吃鸡腿,好不容易煮一回,你不想吃啊?”
“哎哟,你看看你瘦的,妈心疼死了。快回房里把鸡腿吃了,不然妈可要生气了!”
老太太连哄带威胁,终于让明芳松了口。
“好,谢谢妈。您别忘了给秀兰煮红糖鸡蛋,就用我带来的红糖啊!”
“谢什么。你可是妈的心肝儿肉,妈不疼你疼谁。至于许秀兰,她有鸡蛋吃就不错了,还要煮红糖鸡蛋,她有那个金贵命吗?”
赵明芳、许秀兰,坐月子,鸡腿、红糖……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我穿进了一本年代团宠小说,名叫《年代团宠女主的悠闲人生》。
赵明芳就是那个团宠女主。
而我是和她作对、平等地看不惯赵家每一个人的反派弟妹——
许秀兰!
赵明芳手拿团宠剧本,出生在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却很得父母宠爱。
后来赵母又生下赵明志。
赵明志在父母的教育和耳濡目染下也对姐姐赵明芳很好。
赵明芳一路衣食无忧地长大,躲过上山下乡的热潮,留在城里顺利嫁人。
嫁的男人是县里钢铁厂的司机。
工作体面工资又高,谁不羡慕赵明芳命好。
赵明芳拿着丈夫的工资活得潇洒美丽。
为数不多的辛苦就是结婚十年生了两儿一女,还要操持家务。
两年前丈夫出去送货时车祸身亡,赵明芳领了抚恤金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生活。
但团宠女主就是不一样。
娘家帮衬,长得漂亮会打扮,追求她的男人络绎不绝。
你爱我、我不爱你,我爱你但无法和你在一起。
来回折腾几趟后,女主终于找到了真命男主。
“被迫”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年老时还要感叹一句:我这辈子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和女主的团宠人生相比,许秀兰这个反派弟妹就差远了。
因为看不惯赵明芳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回赵家连吃带拿和赵家人无底线的偏心。
许秀兰一见赵明芳就极尽阴阳怪气之能事。
但种种行为不仅没给自己争取到更公平的待遇,还让赵家人觉得她心胸狭隘,连守寡带三孩的苦命大姑姐都容不下。
最后落得个离婚扫地出门、被迫母女分离的下场。
2.
我浑浑噩噩地回想着小说情节,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
原主许秀兰昨天才去医院生了孩子,当天生完当天回家。
别问,问就是赵母觉得许秀兰身体倍儿棒,不用住院花冤枉钱。
原主许秀兰平时身体再好,才生了孩子也只能躺在床上等着赵母送饭。
赵母给我送来了月子餐。
接过碗一看。
好家伙!
两根鸡翅没有翅根,还有一根少了两节的鸡脖子。
再往下扒拉,红薯饭里的红薯占了三分之二,米都没几颗!
赵母对儿媳妇刻薄,却偷偷给女儿吃鸡腿。
这鸡还是许秀兰娘家送来的!
这种偏心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赵明芳没了男人,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回赵家。
大儿子九岁、二儿子七岁,女儿五岁,正是长身体吃得多的时候。
赵母每次都乐呵呵地炒肉炒鸡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完,一点没想着要给上班的许秀兰留。
好吃好喝的根本没有许秀兰的份儿,都是赵家人偷摸着吃。
许秀兰交了所有工资,但自己没吃到几口,全被赵家二老拿去填女儿外孙的嘴了。
她当然不干。
看到赵明芳回家吃饭就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然后引起所有赵家人的不满,许秀兰一对三大吵一架。
不怪许秀兰斤斤计较。
赵家人偏心都偏到胯骨轴子了。
不仅偏心,还夺她钱财。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
是我我也发疯。
谁要吃鸡翅和鸡脖子啊!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从不精神内耗自己,只会发疯外耗别人。
我把碗放在床头柜上,叫住了转身想走的赵母。
“妈,我还在坐月子呢。您炖了鸡汤就给我吃鸡翅鸡脖子啊?”
赵母有些不耐烦。
“鸡翅鸡脖子也是肉啊!想当年我坐月子的时候,只能吃野菜团子。你现在还有鸡肉吃,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呵。
又是“想当年”那一套。
我把滑落的枕头立起来,让自己更舒服一点,也为自己增添些和赵母对峙的勇气。
“您可别再想当年了。现在条件好了,我自己也有工资,没必要像您当年那样吃苦。再说了,这鸡是我娘家送来的,我还吃不到一块儿正经的肉?”
赵家二老自诩是城里人,一向瞧不起许秀兰这个出身农村且没文化的儿媳妇。
赵父是公公,不好说儿媳妇,这个恶人一般由赵母来当。
许秀兰一开始也想讨公婆欢心。
但她做什么都会被嫌弃。
时间长了就开始放飞自己。
反正顺从公婆也讨不到好,吃到嘴里、穿到身上的才是真的。
赵母急着出去吃饭。
女儿今天还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等会儿去晚了连块鸡皮都吃不上。
赵母眉头一皱。
“你娘家的鸡?你娘家送到赵家来就是赵家的!就许你吃鸡,不许我们跟着尝尝味儿啊!真不愧是农村出来的,自私自利,总想着吃独食儿!”
“我辛辛苦苦地做出来,你不说声谢谢就算了,还挑三拣四。我看这鸡翅鸡脖你也别吃了,端出去给我大外孙吃!”
赵母眼睛一转,就想来抢床头柜上的碗。
我一把抓过碗,牢牢护在怀里。
开玩笑,红薯饭也是饭,被她端走我连填肚子的都没有了。
“行了,就凭您宝贝外孙的胃口,这会儿连鸡骨头都没剩。反正我吃不到,干脆就不吃了。但是从今天开始到我出月子,我每天要吃两个红糖鸡蛋。”
赵母身形一顿,眼睛瞪圆,声音像哨子声似的尖锐。
“什么!许秀兰,你每天要吃两个鸡蛋?你干脆把我吃了算了!”
一个年轻女子推门走了进来,关切地看着赵母。
“妈,怎么回事啊?”
原来是团宠女主赵明芳。
时间格外偏爱她。
年过三十,身形却宛如少女般轻盈,混合一点成熟少妇的风韵,更加迷人。
一张鹅蛋脸细腻光滑,满头乌发编成辫子盘在头上,精致好看又不突兀。
赵母一见赵明芳,就像找到了靠山,急忙拉过她的手,试图说服赵明芳一起讨伐我。
“秀兰怪我只给她吃鸡翅鸡脖子,要求每天吃两个鸡蛋。现在天冷,鸡蛋比往常贵好多,哪有钱给她吃啊!”
赵明芳拍拍赵母的手,转头看我。
“秀兰,妈说得在理。妈管着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也不容易,我们当小辈的要多体谅一下。”
3.
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
这一大家子就我是外人。
衣服我洗,吃的饭是你们剩的残羹冷炙。
她那么辛苦也是你们造成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少带孩子回娘家蹭吃蹭喝,你妈都不会那么辛苦!
我冷笑一声。
“我体谅妈,谁来体谅我?那只鸡是我娘家送来给我坐月子的,现在全被你们吃了,我每天吃两个鸡蛋也说得过去吧?”
赵明芳想到刚才和孩子们分吃的鸡腿,真香啊。
此刻倒有几分偷吃的惭愧了。
赵母和赵明芳面面相觑。
我乘胜追击。
“我不管,那只鸡被你们吃了是事实,我一口都没吃上。要是吃不到鸡蛋,我就拖着这副还没出月子的身子,抱着我刚出生的女儿,出去请街坊邻居评评理,说说你们赵家是怎么刻薄儿媳妇的!”
赵家人看不起许秀兰是真的,但他们更要脸面。
这种“要脸面”在赵明芳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丈夫死后,赵明芳得了一大笔抚恤金。
加上她每个月的工资,今天买条连衣裙,明天买双小皮鞋,钱像流水一样花完。
赵明芳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三个孩子却在家里饿肚子。
一个院子的大娘看孩子们可怜,就给了三个杂面窝头。
正吃着呢,被回家的赵明芳抓个正着。
当即把窝头抢走扔到地上。
嘴里还嚷嚷着“不受嗟来之食”,把孩子们教训了一顿。
指桑骂槐地说大娘侮辱了他们的尊严人格。
大娘一片好心喂了狗,从此不再管他们。
赵母和赵明芳担心我破罐子破摔跑去外面诉苦,让赵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毕竟他们吃了鸡肉是事实。
赵明芳扯了扯赵母的袖子,一边给她使眼色。
赵母会意,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好婆婆的样子。
“秀兰,自家事自家知道就行了。虽然你没吃上娘家送来的鸡,但也没落进外人嘴里不是?明芳的孩子是你的外甥,你这个当舅妈的好他们会记得的。”
“你给老赵家生孩子也辛苦了,不就是每天两个鸡蛋吗?妈给你煮。”
我闹这一出只是想多补充些营养。
现在这副身体虚弱得很,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目的达成,现在得敷衍一番。
我扯出一个假笑。
“好啊,正好我还没吃午饭。我就等着妈给我煮红糖鸡蛋了。”
赵母和赵明芳转身想走。
我又出声。
“妈,记得用大姐带回来的红糖啊!”
两人身体一僵。
她们母女俩还以为我对鸡腿的事一无所知呢。
我躺在床上憋笑。
不能大笑,肚子会疼。
晚上,赵明志洗漱完毕回到房间。
身材颀长,浓眉星目,戴着一副眼镜,一身书卷气。
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男人都不一样。
怪不得能把许秀兰迷得五迷三道。
赵明志先看了看熟睡的女儿。
“听妈说你因为没吃到鸡肉,就吵着每天要吃两个鸡蛋?”
婆婆和儿媳真是永远的天敌。
儿子才回家就告上状了。
我漫不经心地瞥他一眼。
“你们赵家人吃了我的鸡,不该补给我六十个鸡蛋吗?”
赵明志把眼镜取下来,揉了揉眉心。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见外的话。妈伺候一家老小的吃喝也不容易,你就别再怪她了!”
真不愧是亲姐弟啊,说辞都一样。
你妈不容易?
你妈是我嫁进来才不容易的?
我嫁进来之前你妈给你们爷仨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你没看见,我嫁进来之后你就觉得你妈不容易了?
合着结婚还能让瞎子重获光明呢!
我气笑了。
“一家人?你妈偷偷给你姐吃鸡腿的时候可没想着我们是一家人!”
“还有,你妈不容易又不是我造成的,少在这里道德绑架!你觉得你妈不容易就去帮她干点活儿,不比你在这儿耍嘴皮子强啊?”
赵明志被我噎得哑口无言。
他掀起被子的一角就要躺下来。
我连忙伸手阻拦他。
“你去小厢房睡,我还没出月子,不想和你睡一张床!”
赵明志又把眼镜戴上了。
“小厢房没收拾,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去收拾出来再说。”
我白他一眼,暗自把棉被挪到身下。
“那是你的事,反正这张床只睡得下我们母女俩。”
4.
很快出了月子。
月子期间,赵母每天给我煮两个红糖鸡蛋。
我吃得很香,把守在一旁的赵母看得心疼不已。
原主许秀兰可能因为从小营养不良,所以没有母乳。
刚好,我一个没谈过恋爱的大学生也不好意思给婴儿喂奶。
但孩子光喝米汤可不行。
有“鸡肉”事件的把柄在手,赵明志不得不找赵母拿钱买麦乳精给便宜女儿吃。
对了,便宜女儿有了自己的名字,取名“赵晴安”。
和小说里的名字一样。
一听我要买麦乳精,赵母立马开始骂骂咧咧。
“别的女人都能喂奶,怎么就她许秀兰喂不了?当年我生你们姐弟的时候多难呐,还不是照样把你们养大?没奶就喂米汤、面糊糊。一个丫头片子,哪配吃麦乳精这样的金贵东西!”
赵明志耐心地劝着赵母。
“妈,秀兰家里穷,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自然没法喂孩子。再说了,晴安虽然是个丫头片子,但也是您的孙女,您就忍心看她饿得哇哇哭?”
赵母梗着脖子。
“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家里这么多人要吃要喝,我不得精打细算啊?麦乳精?我活了这么多年都舍不得喝一口呢!”
“您想啊,要是买了麦乳精,秀兰就不用奶孩子了,等她坐完月子就能回纺织厂上班。每个月的工资照样交给您,也够买麦乳精的。孩子大了就混着米汤面糊一起喂,好养得很!总比秀兰被绊在家里吃白食好吧?”
赵母沉默半晌,大概想明白是这么个理,顿时喜笑颜开。
“行,听我儿子的。不过等许秀兰出了月子,洗衣服、扫院子都得她来做。我这把老骨头每天给你们买菜做饭都够呛的!”
赵明志殷勤地给赵母端茶倒水。
“妈辛苦了,您喝水!”
我听得好笑。
赵母从前辛苦是真的。
但自从许秀兰跟着赵明志回城,赵家最繁重的活计就落到了许秀兰头上。
赵家二老和赵明志的衣服换下来堆在桶里,等许秀兰下班回来洗。
天气暖和还好,到了冬天衣服厚重,赵母又舍不得烧热水,许秀兰的手经常洗得通红,总是要长几个冻疮。
赵母就坐在旁边嗑瓜子。
一边监督许秀兰洗衣服、床单被罩,一边回忆她当赵家儿媳妇时的辛酸无奈。
“现在当儿媳妇可比我那时候容易多啦。”
“当年我不仅要包揽所有家务,还得伺候公婆吃饭,他们吃完了才轮得到我。”
我从许秀兰的记忆里扒拉出赵母说这段话时的情形。
不由得笑出声来。
消灭封建残余的时候是把您老人家忘了吗?
都新时代新社会了还讲给媳妇立规矩那一套。
许秀兰忍气吞声,我可不是好惹的!